作为化学家,他的科研成果使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所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作为教育家,他撰写的重要教材哺育了中国几代化...
作为化学家,他的科研成果使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所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作为教育家,他撰写的重要教材哺育了中国几代化学工作者。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1月9日上午,万众瞩目下,徐光宪院士从胡锦涛总书记的手中接过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证书。
获奖感言:“我的学生已大大超过了我
接受采访前,先生和记者一起看学校为他获奖拍的短片。他凝视着荧屏,听着赞扬的话,神情里流露出明显的不安。
“我一生在科研上三次转向,在四个方向上开展研究。在这四个方向上,我的学生已大大超过了我。我比不上他们。这是真心实意的话。
先生如数家珍:他的学生黎乐民院士在量子化学领域,黄春辉院士在稀土配位化学和光电功能材料方面,高松院士在分子磁体方面,长江学者严纯华在重稀土萃取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好的成绩,大大超过了我。
先生对其他科学家也充满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以前获奖的,拿袁隆平来说吧,我就比不上。他不但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对世界粮食问题也有很大贡献。 ”“1991年,国家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钱先生是伟大的科学家,美国也把他评为20世纪的世界大科学家。
“我比不上他们,真的! ”先生这样结束“获奖感言”,语气愈加诚恳。
成功之路:“不怕别人说我提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