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资讯_互联网资讯_电商资讯

打好中学生睡眠保卫战

栏目: 教育 来源:跌IE 时间:2018-07-17

日前,媒体披露了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北师大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开展的一项大数据监测结果。数据显示,每天睡眠时间在8—9个小时区间的高中学生学业成绩最好。数据证明,减少睡眠时间、增加学生作业等并不能自然地带来学生成绩的提高,反而会影...

目前,媒体披露了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北师大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开展的一项大数据监测结果。数据显示,每天睡眠时间在8—9个小时区间的高中学生学业成绩最好。数据证明,减少睡眠时间、增加学生作业等并不能自然地带来学生成绩的提高,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中国学生睡眠不足问题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亟须破解的一个难题。尽管教育部门对此又是严格限制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又是明确规定初中生、高中生的睡眠时间应分别不低于9个小时、8个小时;为了保证政策规定的落地,教育部门还通过平时的检查、督导、考核等手段加强监管,但结果仍不尽人意。

保障中小学生有足够的睡眠为什么这么难?因为大多数人都信奉很简单的习惯逻辑:“比起成绩来睡眠真的不那么重要。”中国人在传统的文化心理上一向认同“刻苦学习必然带来好成绩”,习惯于“向时间要学习效果”;“悬梁刺股”向来作为励志的典范而家喻户晓。按照社会上流行的“没有好成绩就上不了好大学,读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不会有出人头地机会,就无法改变寒门子弟的命运”的思维逻辑,很多家长都把成绩、分数当成了命根子。于是乎,大家在吃饭、体艺活动等差不多都已经同等压缩到最低限度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中学生成绩,只有到唯一还有弹性的睡觉时间上做文章了。于是乎,中学生就成了天下最困的人群之一。

“每天睡眠时间在8—9个小时区间的高中学生学业成绩最好” 这一大数据监测结果对全国中学生应该具有普遍意义,值得广泛宣传和推广。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科学监测结论,重振旗鼓打好保卫中学生睡眠的持久战。

家长要有更多作为,主动转变观念。“作业都做不好,睡什么睡!”“人家能扛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扛?”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让中学生睡眠的保障问题操作起来变得容易走样。我们在宣传足够的睡眠与成绩的提高是正向关联的同时,也要防止过分突出分数、成绩的重要。真正的人才是具有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力的。一位多年担任初中班主任的老师曾深有感触地告诉笔者,根据他多年对自己班里一届届毕业生发展情况的观察,发现发展有潜力且比较成功的,往往是当年班里中上成绩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学习虽然不是最用功,但学习生活有规律、行为习惯比较好,人格也比较健全。而班里名列前茅的那些学生,除了埋头读书考试成绩优异,走向社会以后事业的发展并没有预料的那么好。

学校要提高教师保障中学生睡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学法研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老师在安排学习,尤其是布置作业时,要算一算学生的睡觉时间,不能将“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个“海”简单理解为“题海”,恨不得学生把能够得到的卷子、练习题都做了。否则学生想早点睡觉如何可能?学校要加强对中学生各科作业情况的统筹和监控。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发挥班主任在学科作业布置问题上的平衡作用,从而控制学生的作业总量,消除任课老师各自为战布置作业的无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