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资讯_互联网资讯_电商资讯

美苏争霸与中国革命的走向

栏目: 历史 来源:跌IE 时间:2018-09-14

二战之后中国走上了一条革命到底的道路,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但是人们的着眼点大多在分析中国内部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推动革命的动力,但是却多少忽略了对于外部条件和作用的探讨。即便是涉及到这方面的一些观点也是仅限于描述中共成功抵制外国干...

二战之后中国走上了一条革命到底的道路,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但是人们的着眼点大多在分析中国内部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推动革命的动力,但是却多少忽略了对于外部条件和作用的探讨。即便是涉及到这方面的一些观点也是仅限于描述中共成功抵制外国干预或者进行了正确的战略选择的过程。

然而在二战结束之后,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关系急剧变动而出现的两国外交战略的大调整,为整个世界的政治关系的迅速分化与改组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中国当然不例外被带入两极格局的漩涡,影响着中国革命的进程。

美苏争霸与中国革命的走向

美苏的分歧早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时候就已经显现了出来,莫斯科方面怀疑英美故意坐山观虎斗,部分美国将领也不掩饰他们就是希望看到法西斯德国与专制的苏联两败俱伤。苏联为了其战后的利益,开始着手推动一部分欧洲国家的共产党上台执政,南斯拉夫、波兰、阿尔巴尼亚、希腊等国出现了由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权组织。斯大林在战争中逐渐找到了一种新的模式:“军队到哪里,制度就建立到哪里”。而英美政府的态度也是非常的明确,绝对不能让苏联的势力扩散出去,“共产党人和革命分子只会毒化一个国家的政治空气,他们绝对不可能体现出立宪精神,建立民主政治”。

此时无论是英美还是苏联,他们在考虑战后的世界安排时,都是把意识形态的选择与实现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可能联系在一起。而他们各自的国家利益,包括自身制度的巩固和势力范围的设定,说到底都是建立在严格排斥对方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的。主要依据意识形态,而不是依据国家强弱和历史传统来划分势力范围,正是这场战争区别于以往历次欧洲战争最为明显的后果。 正是在这样一种复杂的背景之下,任何势力弱小的国家都不可能完全彻底的由自己国内的政党力量来把握这个国家的政治方向。关于这一点二战后希腊和南斯拉夫的不同命运具有非常强的可比性。两个国家都位于巴尔干半岛,且国内的共产党力量都占有绝对的优势。然而希腊却在英国的干涉下惨遭失败,南斯拉夫在苏联的支持下轻而易举的就取得了整个国家的政权。

美苏争霸与中国革命的走向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1944年10月斯大林和丘吉尔双方关于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达成了一个“百分比协定”。根据该协定,希腊被划在英美一边,这样的结果使得英美尤其是英国可以直接大胆的干涉希腊的内政,当希腊共产党人起来反抗的时候,苏联对此完全充耳不闻,袖手旁观,在英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下最终被镇压。苏联虽然损失了希腊,但是却获得了对于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还有匈牙利等国家的控制。由此可见,一个国家革命的成败,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个国家的革命者是否有坚强的决心和能否独立自主,甚至也不完全取决于这个国家革命的一方是否居于优势地位,外部条件有时会发生相当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