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刘邦在秦朝时期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再者之后,刘邦又击败强大的项羽,于...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刘邦在秦朝时期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再者之后,刘邦又击败强大的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王朝。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本来是“太祖”,应该被叫做“汉太祖”。但是,后世在称呼刘邦的时候,往往称之为“高祖”或者“汉高祖”,这是为什么呢?
一、首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庙号是皇帝死后奉祀时的名号,用“祖”或“宗”字,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中的“太宗”,明太祖朱元璋的“太祖”,就是比较常见的“庙号”。一般来说,开国皇帝会采用“太祖”这一庙号,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如果开国皇帝的基业和祖先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出生于世家大族,或者江山基本上祖先打下来的话,往往会自己采用“高祖”的庙号,而将“太祖”的庙号追封给祖先,比如曹丕是魏国的开国皇帝,但是,魏太祖则是曹操。
二、在此基础上,刘邦作为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而且,刘邦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其江山是靠自己打下来的,所以,刘邦的庙号是无可争议的“太祖”,但是,后人提到刘邦的时候,往往称之为“汉高祖”,而不是“汉太祖”,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很可能和司马迁的《史记》存在一定的关系。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刘邦在帝王本纪中被记载为《史记·高祖本纪》。由于《史记》的影响力太大了,后世人们就跟着称呼“汉高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