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最低的七品知县,为何被彻底架空,古代...
在中国古代社会,有这样一句话,叫做破家的知县、灭门的府尹。意思是说,知县、知府这种地方官几乎决定了普通百姓的生死。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见到知县大老爷都会诚惶诚恐。如果见到了知府老大人,更是不知道东南西北。但是这指的是各地的知县和知府,如果是京城边上的知县,那地位就非常的尴尬了。比如宛平知县,处在这个位置十分尴尬,面对六部九卿等高官,根本就没有宛平知县说话的权力。
在明清时期,每个省都有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都属于封疆大吏。每个省会分为若干个府,比如河南省下辖8个府。知府已经属于中级官员,按照明朝的规矩,甚至已经开始穿红袍了。至于每个县,只有6个有品级的官员。除了知县、县丞和主簿以外,还有三个武官巡检。在一个县里,知县拥有绝对的权力,至于县丞和主簿则被称为摇头老爷。虽然知县的品级不高,但是在自己管理的一亩三分地里,知县的威风十足。知县出门确实前呼后拥,这样的镜头在电视剧里很常见。
请注意,这指的是各地的知县。在明清时期,京师也被称为顺天府。顺天府的府尹可是高官,按照惯例,各地的知府都是五品官,哪怕是苏州、杭州这样富庶地区的知府,最多也就是四品官。但是顺天府的府尹是三品官,与六部侍郎的等级一样。在京师那个大背景之下,顺天府尹也是有一定的权力的,至少有底气说话。但是知县就尴尬了,顺天府下辖宛平和大兴两个县。其他地区的知县威风八面,这两个地区的知县则是如同空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