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曝光了国内一些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未成年怀孕、产子的现象。这些“早孕网红”争相把自己恋爱、怀孕、育儿的过程搬上网络。透过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全社会应该有一种共识,那就是必须全力、全方位构筑未成年人的保护防线。 企业自然是要生存和发展...
目前,媒体曝光了国内一些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未成年怀孕、产子的现象。这些“早孕网红”争相把自己恋爱、怀孕、育儿的过程搬上网络。透过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全社会应该有一种共识,那就是必须全力、全方位构筑未成年人的保护防线。
企业自然是要生存和发展,但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后者必须为前者让路。“早孕网红”被曝光后,涉事平台已经做了账号注销、内容下架等补救举措。比如,针对近期报道中提到的问题,涉事视频互联网企业进行了全站清查,采取了查删视频、直接封号、搜索入口拦截、增补审核规则、升级人工智能识别系统等措施。我们乐见相关企业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算法、梳理完善社区运行规则、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坚决打击和清除低俗色情内容,借助各方力量,让失范行为受到更好监管。
“早孕网红”折射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缺失,需要给未成年人打造身心健康的“保护高地”。未成年人身体和心智处在发育阶段,其获取知识的途径尽管很多,但对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从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安全教育、法律教育等源头入手,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不论是因为主动还是被迫的性行为导致怀孕,未成年人都应该知道生育是严肃而有责任的,不仅要“生”得健康更要“育”得有素质。性无知和社会经验的严重不足,让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在孕育面前是完全的“小白”,又有多少未成年人懂得胎儿畸形、宫外孕、早产等这样那样的风险?“早孕网红”们用所谓的无知无畏,结果就是拿多彩的青春换来的孕育,必然在同一时期和同龄人存在学习、生活中的极大差异,也失去了本该在这个年龄段享有的快乐,缺失了本该在这个阶段学习、自我提升的机会。
巨大的现实隔离,让早孕早产的未成年人群体,只能通过视频、直播这种另类的方式来“刷存在感”,哗众取宠吸引粉丝,这显然与社会主流婚恋观、生育观相背离。教育的效果往往是缓慢、长期的,培育涵化的意义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但越早跟进,教育的价值也会越快显现。让未成年人爱惜自己的身体、也爱惜别人的身体,让未成年人在主动或是被迫怀孕后,在引导帮助下正确面对;如若受到侵害时,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捍卫权益,而不是被动接受“虽未成年但已成宝妈”的事实。毕竟这样的结果,是未成年人不可承受之重,更是社会不可承受之重。
构筑未成年人保护防线,需要集合更多的力量,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尽可能让他们免于生理心理的苦痛。现实中大家普遍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未成年人早熟的年龄越来越小,他们的一些言行往往是在模仿成人。这就要求成年人身正为范,树立起社会责任的标杆。此外,未成年人怀孕、产子一旦成为既定事实,个人、家庭、组织在经济、精神层面上,需要尽可能地施以援手,让未成年人及其婴幼儿,在生命权、健康权和医疗保健获得权等方面,得到应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