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4月13日電 香港《經濟日報》13日發表題為“拓地倘有好方案 毋須等辯論結果”的文章,全文如下: 土地大辯論本月底展開,近日不斷有團體提出嶄新建議,讓各界探討。惟土地奇缺下,各界若有可行方案,毋須等辯論有結果才做,可主動和政府磋商,甚...
香港新聞網4月13日電 香港《經濟日報》13日發表題為“拓地倘有好方案 毋須等辯論結果”的文章,全文如下:
土地大辯論本月底展開,近日不斷有團體提出嶄新建議,讓各界探討。惟土地奇缺下,各界若有可行方案,毋須等辯論有結果才做,可主動和政府磋商,甚至政府主動出手。
新建議頻湧現 可行應先上馬
房屋供不應求令樓價猛升,迷你盤與劏房愈趨普遍,而據《香港2030+》,本港缺地達1,200公頃,覓地刻不容緩,否則不但蝸居問題,商業樓宇不足困擾本港經濟的問題,亦只會更嚴峻。
港府委託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短中長期拓地方案將於本月底向市民諮詢,冀以大辯論來凝聚社會共識。
在諮詢展開前,近日有組織提出一些新穎建議,如在粉嶺高球場周圍興建逾200幢樓,既提供10萬伙單位,又可保留高球場。亦有團體建議在葵涌貨櫃碼頭的貨櫃場上蓋建屋,可建9至10個太古城的屋苑,供幾十萬人居住。這些新建議或予人天馬行空之感,但既能提高社會對拓地關注,亦不一定全不可行,公眾探討各種拓地方式,不失是好事。
其實,只要方案切實可行,大可不必等待社會大辯論有結果,有關組織已可主動向政府提議磋商,按照現行程序去做,盡快釋出土地建屋回應社會殷切需求。
例如,發展商和政府就農地、棕地轉用途、近地填海工程等,就不一定要等大辯論排優先次序。發展商在新界有約1,000公頃農地,政府為免被指利益輸送,補地價談判一直冗長。發展商實可提出一些新建議,如去年西沙公路農地轉作住宅用途,發展商自行負責所有基建費,換取合理補地價的做法,更獲社會支持。
近岸填海方面,上月啟動的東涌填海工程,準備造地130公頃,將來可望容納逾14萬人口和創造4萬個就業機會。填海能提供大幅土地,近岸更靠近現行基建,需時和資源較少,可行的應盡快上馬。
民生經濟受困 多管齊下突破
此外,政府在拓地方面並不一定被動地等,也可主動出招,如以公眾社會利益為前提,認真考慮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如農地、棕地等,以興建公營房屋。
土地大辯論固應進行,至於能否、何時達成共識仍是未知之數,公眾卻每日都遭受土地不足帶來的困擾,故可行的拓地應盡快按現有制度多管齊下,突破民生經濟發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