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主流媒体,山西门户。山西新闻网是经国务院新闻办审核批准,由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山西省重点新闻网站。山西新闻网以“立足山西、传播山西、服...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他的“神”,“神”在一双手,稳、准、巧,只要操起锉刀,一丝不抖、干净利落;他的“神”,“神”在一双眼,明、锐、灵,只要盯准目标,结构图便浮现在脑海。干别人干不了的活,动别人不敢动的刀。他就是中国兵器内蒙古一机集团钳工张学海。
张学海,凭着精湛的手艺和追求极致的精神,从一名普通钳工,成长为一名大师级的钳工。他先后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2014年,他获得了被誉为中国产业工人“诺贝尔奖”的“中华技能大奖”,2016年被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聘为“兵器首席技师”。2017年被兵器工业集团授予首批“兵器大工匠”。
张学海(中)与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部分成员。中工网记者朱晶晶摄
张学海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中工网记者朱晶晶摄
“学海无涯”——立足军工突破技术难关
“我叫张学海,就是要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学习,这个名字也一直激励着我这么多年”,张学海告诉记者,“车、钳、铆、电、焊”是机械行业里最基础的五个工种,其中,钳工是基础中的基础,其对操作者精准和技艺的要求,更甚于其他几个工种。
1992年,张学海作为包头市技校钳工毕业生第一名,来到被誉为我国最大坦克生产基地的一机集团,打算在这里大干一番事业。面对形形色色的零件和机床,张学海没有被吓倒。
当学徒的日子里,张学海天天“泡”在生产一线。从划线到设计加工,从车、铣、刨、磨到部件装配,每一道工序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在工友的印象中,这个话不多的小伙子,白天闷头在油腻腻的工作台前锯、锉、量,磨坏了90多把锉刀,夜晚痴迷于机械制造课程,写下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如今,他仅凭一双眼睛、一把锉刀,平面加工就能精确到0.002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四十五分之一。
2011年,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为张学海建立了“创新工作室”,专门从事新产品试制、设备改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应用等工作。张学海带领他的团队,围绕工作室科研试制、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三大职能,创新工作体系、创建工作标准,先后制定了大师工作室运行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在此基础上,作为工作室“掌门人”的张学海,带领大师室成员以服务科研生产一线为目标,创新地开展了多工种集成制造技术研究,培养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
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完成攻关项目43项,解决生产现场技术问题147个,自制各项零部件专用、通用夹具、模具50余套,完成了17个军品型号的重点零部件的加工及试制,完成了新型轮式战车部分零件的工序试制及部件装配工艺流程优化,围绕安防车、坦克大赛参赛车等科研车型,面对外观质量要求高、技术精度要求严、生产进度要求急的严峻生产形势,张学海主动承担自动装填及动力辅助系统核心零部件科研试制任务,利用三维柔性夹紧平台等设备和工具,亲自动手定方案、找方法、做工装,先后完成了8个车型39项新产品的科研试制任务,有力保障了公司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最大限度减少了科研试制费用投入,节约资金1200多万元。
由于贡献突出,2013年,工作室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5年被包头市及内蒙古自治区两级工会评为“劳模创新工作室”;201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技能创新团队”。目前,工作室已申报国家专利5项,集团公司合理化建议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技术创新二等奖2项,特色操作法6项。
工作室成员在商讨工作。中工网记者朱晶晶摄
张学海在工作中。中工网记者朱晶晶摄
“工匠精深”——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现在,在内蒙古一机集团,“有问题找学海”已成为一种习惯,同事们都称他为“问题克星”。“大家都说我有‘绝活’,其实就是多干工作,多干难活,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熟能生巧。”张学海说。
从事钳工行业二十余年,张学海累计编写了20余万字的《技能人员岗位工作标准汇编》《技能人员岗位培训大纲》《技能人员岗位说明书》等多项重要的企业标准及适合企业职工培训的《钳工》教材,广泛用于企业职工各级培训、技能鉴定和考核评定中,他总结的“半球形网罩成型技术”“张学海高精度加工操作法”“张学海高精度钻孔操作法”“具有多道密封环的密封副精准装配法”“推弹机动态调整法”等操作技艺,使职工技能水平和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2009年在国家某重点军品科研项目的研制过程中,由于板翘式铝散热器的关键零件翅片的成型技术还不完善,试制的散热器无法达到技术要求,严重影响到该产品总装进度。在散热器专家、老技师们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张学海承担起了这个重大攻关任务,他一头扎进了成型模具图纸中,潜心研究模具结构和成型原理,进行了模具拆解和冲切试验,找到了问题原因,确定了模具改造方案。在90个日日夜夜里,张学海不辞辛劳,对成型模具进行了大胆的改造,经过上千次的拆卸、修磨、装配、试验,完成了160个刀齿的修配工作,配合间隙均控制在0.05mm以内,翅片成型公差落在了优质区。一举攻破了成型技术的难关,保证了阅兵产品的顺利交付。目前,该部件成型技术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创造经济效益1563万元,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去年,一台即将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7”的装备,在装配过程中发现空气滤清器不能很好的与发动机吻合,发动机在高强度作业条件下可能发生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