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资讯_互联网资讯_电商资讯

【察哈尔评论】2014:中国发展迈向“新35年”

栏目: 国内新闻 来源:南华网 时间:2015-01-05

南华早报网1月5日讯/ 2014年,是中国内外政策进行深刻调整的一年,将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上留下极为重要的印记。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算起,中国在过去的35年中奋力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国际体系稳...

       南华早报网1月5日讯/    2014年,是中国内外政策进行深刻调整的一年,将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上留下极为重要的印记。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算起,中国在过去的35年中奋力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国际体系稳步“接轨”,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从2014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2049年,将迎来一个“新35年”,能否顺利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能否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全方位变化的背景下实现和平发展,一个明晰连贯的总体战略至关重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至关重要,一个稳健从容的起步开局至关重要。

        2014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力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贯通协调,“四个全面”作为治国理政的总体方略,有章有法、环环相扣,体现了宏大的全局观、鲜明的领导力和厚重的历史担当,彰显了中国更加自信、从容迈向又一个35年的新常态与大战略。

        全面深化改革,为的是使中国发展的动力从“低成本的要素供给”向“高质量的制度供给”转变;如果各项改革举措能得到有力落实,那么,在“新35年”中我国经济应会呈现一种“创新驱动、全球布局”的新样貌。经过过去35年的“压缩式发展”,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比较优势减弱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是风起云涌,创新驱动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托。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有望首次超过吸引的外资总额,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构正发生变化,中国资源在外、市场在外、投资在外等“三头在外”的格局日益清晰。当前,中国一方面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优化国内的区域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勇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可以说,中国改革发展正进入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内外联动”时期。

        不打折扣地推进改革发展、深入调整经济社会关系必须要有法治环境的保障,要给所有正当行为体的互动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预期、相对成熟的制度框架。2014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旨在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和政治制度的完善。当前,无论是美欧等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或“政治功能失调”的问题,如何实现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新35年的中国政治发展应会给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2014年,是中国外交的丰收之年。今年11月,时隔八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再度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一个重大外交理念: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面临外部环境中不确定性和动荡增加的局面,中国外交正努力强化长板(发展)、补足短板(安全)、做实中板(文化),“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这实际上是在寻求和确立中国外交之魂。

        新35年,“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中国发掘自身优势、促进内外联动、运筹对外关系的核心抓手,它旨在打造的联通网、产业带、安全弧、人文圈不仅有助于确保中国自身的稳定和发展,还将为欧亚大陆乃至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强劲动力。“一带一路”既是中国为国际发展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的贡献,也是中国以主动作为引导地区化、全球化进程的努力。

        站在2014年年末,遥想新35年,这一段征程或许将远比前35年更复杂、更艰困,经济新常态伴随新挑战,深化改革会带来阵痛,依法治国需要破解种种难题,外交调整也会引发各种反制因素,但无论如何,正如习近平所言,“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