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将保障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作为未来军事战略发展重要方向,计划逐步建立近海防御和远海护卫型海洋军事体系。作为海军装备龙头企业,中国重工(17.67,0.410,2.38%)将显著受益。 《中国制造2025》推动国内高技术船舶行业快速发展。...
《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将保障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作为未来军事战略发展重要方向,计划逐步建立近海防御和远海护卫型海洋军事体系。作为海军装备龙头企业,中国重工(17.67,0.410,2.38%)将显著受益。
《中国制造2025》推动国内高技术船舶行业快速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行业被列为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对象,高层战略指引和财政及政策支持有望助力中国高技术船舶行业在2025年前达到世界一线水平。中国重工在军舰及特种船等高技术船舶领域处于国内绝对领先地位,未来将带领整个行业步入世界领先行列。
两船合并预期持续升温。国家大力推动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16435.93,146.950,0.90%)“走出去”,继南北车合并之后,船舶业是下一个最有可能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行业。在未来船舶业的整合过程中,中国重工将充分发挥龙头优势。
估值建议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15~2016年P/B分别为5.5x和5.3x,公司显著受益于海洋军工装备升级,维持“推荐”评级,上调目标价27.8%至23元,对应2016年P/B6.5x。
风险军工资产证券化进程不达预期;民船市场处于周期底部。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18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公司于2009年12月采取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向社会公众发行股份19.95亿股。2009年12月16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为66.51亿股,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持有65.13%的公司股份。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公司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公司总部设有8个职能部门对28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的研发、生产经营、财务、投资、资本运营等业务进行对口管理,并按照证券主管部门的法规要求,设立了专门机构统一管理投资者关系工作、信息披露等业务,与资本市场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
截至2010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422.79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16.12亿元。2010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为9.53亿元,同比增长45.45%;利润总额为9.80亿元,同比增长17.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7亿元,同比增长15.92%。
5月24日,中国大型造船企业——中国重工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书面通知,其正在筹划与本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涉及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而这一资产重组也“属境内资本市场重大无先例事项”。
但目前,这一资产腾挪仍需向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及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咨询论证,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事实上,对于中国重工而言,母公司欲将军品资产注入其业务板块并不陌生,而在之前的数年里,来自不同的军工企业都曾尝试将旗下利润可观的军工资产进行整合,但受各种限制监管因素,进展不大。
针对本次中国重工的“军工资产证券化”,中国产业洞察网《2013-2017年中国造船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2]》部分内容显示,作为“资产属性相对敏感的军工企业,(军工)资产整合除了要获得一般国资企业监管部门的许可外,还要获得其他相关部门的批复,最终能不能成行,上层的表态以及政策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最好的平衡。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资委批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上市公司之一。经营范围是船舶配套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和租赁,船舶配套技术开发和服务等。公司于2008年3月18日在国家工商管理局注册登记并领取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地在北京市海淀区昆明湖南路72号。
(1)重工装备龙头:公司是中船重工集团的上市旗舰,是国内研发生产体系最完整、产品门类最齐全的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是国内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业务贯穿整个船舶配套业的价值链,主营业务包括船用动力及部件、船用辅机和运输设备及其他三个业务板块。2009年末手持合同金额275.40亿元,2010年6月末手持合同272.3亿元。
(2)船舶全产业链:2010年9月拟以6.93元/股定向增发251632万股,以受让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94.85%股权、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新增船舶制造、船舶修理、海洋工程装备等业务,形成船舶制造、船舶配套、海洋工程装备和能源交通装备及其他五大业务板块,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造修船及船舶装备制造企业之一,业务拓展至整个船舶产业链。交易完成后,初步预测,2010年、2011年公司备考净利润分别为422076万元、444565万元。
2015惊爆中国重工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