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中文网讯) 明镜邮报报道称中国英语教育渐被塑造成特权阶级服务。目前,许多国家制定英语教育政策的普遍趋势,多半都是降低义务英语教育的起始年龄,著重学习过程的高素质,并且著重于加强发音这部分。中国教育部在2001年就已经将学习英语课程的时...
(南华早报中文网讯) 明镜邮报报道称中国英语教育渐被塑造成特权阶级服务。目前,许多国家制定英语教育政策的普遍趋势,多半都是降低义务英语教育的起始年龄,著重学习过程的高素质,并且著重于加强发音这部分。中国教育部在2001年就已经将学习英语课程的时间点,由国中改为国小三年级。然而,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主要城市基本上都从小学一年级就已开始教授英语课程。
接著来看看韩国与日本。1997年,韩国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教授英语课程;日本则属于比较晚才开始这一步的国家,直到2011年,日本才统一规定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教授英语课程。
在这三国都开始陆续针对英语教育进行规范后,如何“教英文”就变成了它们共同的问题。虽然这三个国家目前都鼓励採用所谓的“沟通式教学法”(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CLT)并且强调经由渗透式的教学方法而非既定的文法―翻译法则,但实施的成效究竟如何仍引发质疑。
学习英语的脉络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沟通式教学法”缘起于“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as-a-second-language,ESL)的美国(因对于美国境内的难民、移民及其后代来说,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但对于亚洲而言,却属于“以英语作为外语”(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EFL,指的是在非英语系地区使用英语的情况)这样的脉络。
对于“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而言,他们在日常生活的环境几乎都能听到英语,但对“以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却非如此。此外,胡光伟认为,光是专注採行一种教学法而不考量地方需求及特性,可能也是这三个国家英语教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一心一意只想移植西方的语言教学法,而不考量国内的教育生态,根本无法获得预期的成功”。
在大学阶段,中日韩三国都提供了以英语为指导媒介的课程。在韩国,35%的大学课程都是以英文教授,还准备将比例提升到45%,许多顶尖大学也正在开始准备只提供全英文的课程。2001年,中国教育部宣布在往后三年内,中国各大学的课程要有5%至10%的比例以英文教授,之后目标需达20%。
而日本的大学情况又如何呢?日本因“全球30万留学生计划”(Global-30-Project)的影响,许多大学已经开始提供英文学位的课程。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未来三年间,日本有八所国立大学将聘用来自全世界1500名的研究者,而这些研究者于大学的授课理所当然必须使用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