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新闻网移动版

主页 > 港澳台新闻 >

上交所科創板距離中國版納斯達克還有多遠?

香港中通社上海11月27日電 特稿:上交所科創板距離中國版納斯達克還有多遠?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滬生

上海證券交易所將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册制,正成為中國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的焦點。實際上,這不僅是上海更好服務中國改革發展大局的重要舉措,也是上海推進國際金融中心、科創中心建設的有機結合點,還是中國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的重大機遇。那麼,上交所科創板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科創板+注册制會成為中國版納斯達克嗎?

據悉,科創板是對主板、創業板、中小板和新三板的補充和完善,相比功能類似的新三板,其服務重點是尚未進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長潛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對此,上交所表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册制是提升服務科技創新企業能力,增強市場包容性,強化市場功能的一項資本市場重大改革舉措。

“這部分企業在資本市場不容易融資獲得資金,設立科創板完善了現有資本市場制度。另外,科創板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門檻比較靈活,這可以增加科創板以及整個資本市場的活力。”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自“誕生”之日起,科創板能否成為中國版納斯達克便成為市場熱議的話題。

“納斯達克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創業板,設立科創板對標的就是美國納斯達克,但是能不能做成中國版的納斯達克,這個可能還是要看後期政策的支持,以及資金方面的支持和制度安排。”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設立創業板和新三板的初衷都是瞄准納斯達克,最終做到什麼程度主要取決於制度安排,以及能不能讓中小投資者在市場上賺到錢。

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對記者表示,科創板是首個“注册制+場內交易”板塊,彌補科創企業場內融資短板的同時,與創業板、新三板有所重叠。加強板塊間分工明確,滿足不同企業和投資者的投融資需求,還需要在更高層級上進行統籌協調。

財經評論員布娜新對記者表示,科創板不能簡單照搬國外納斯達克經驗,也需要充分借鑒國內新三板的經驗,充分平衡考慮市場融資端和投資端需求,市場不確定風險以及未來可能面臨的流動性問題,在市場初始階段的制度設計上做到統籌兼顧,并不斷結合國情修正。

而金融研究院投行部總監、首席資本研究員張奧平則認為,能不能成為中國版納斯達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科創板將是中國A股市場中唯一可以與納斯達克競爭新經濟、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市場,其擔負著助力中國科技創新型企業對接資本發展,落實中創新驅動和科技強國戰略的使命。

不過,在市場人士看來,科創板似乎距離中國版納斯達克這一目標還存在一定距離。

首先,盡管在資本市場多層次結構設計上,中國已經逐漸趨於完善與成熟。但是由於市場板塊設置過多,且制度改革沒有優先針對存量市場,而是針對新增市場,難免會對其餘市場的均衡發展構成或多或少的影響。

與此同時,國內資本市場尚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注册制度,比如法制基礎仍有待完善、上市率與退市率處於失衡狀態。此外,對投資者的保護措施仍不够完善與成熟。

“除此以外,國內資本市場未能够營造出企業家、大股東實幹經營的良好土壤,反而這些年來,利用資本市場套利牟利的現象非常普遍。由此可見,在資本市場良好土壤尚未形成的背景下,原本的好政策、好環境,卻被一些人有意利用,成為了變相套利造富的場所。”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說。

任澤平亦認為,全面推行科創板+注册制,打造中國版納斯達克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因此,需要加強三大制度建設:一是夯實法制根基,打擊證券欺詐;二是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合理設置投資者准入門檻;三是探索建立轉板制度,實現錯位競爭和良性發展。(完)

(责任编辑:北京IT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