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新闻网移动版

主页 > IT产经 >

不忘初心:苔花虽小亦当奋斗

三晋都市报小记者活动启动仪式

    

    《风华正茂18年》系列报道之五

    岁月催人老,岁月,同样催着一张报纸成长。
    18年,于人而言是青春勃发、锐气十足的光景,于一张都市类的报纸而言,应当说已经褪去青涩,趋于成熟。无论它能否承载起市场的轮番挑战,至少它现在依然紧咬牙关、坚挺无畏、奋力前行。
    无畏,不光是勇敢,还是坚韧存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牙齿比舌头硬,可以咬下坚硬的果实和最冷的冰块,但人到老了,牙齿会掉光,而舌头依然柔软灵活……
    我不知道这样的坚持还要多久,但回顾三晋都市报的18年历程,总有一股激情犹在,总有一些温暖留存。岁月给了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接纳自己拥有的,看淡与己无关的事。如是,便可安然,等待下一场精彩。

做副刊的美好时光

    副刊,一个“副”字,表明了其居于新闻之后的从属地位。在传统纸媒上,副刊的地位并不高,但曾经并不低。信息不发达的时代,纸上的资讯是最靠谱和被信赖的,而副刊的区区几块版面,也成为众多文学爱好者的阵地。
    从事新闻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做着“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编辑工作。
    做过编辑的人都知道,对纸媒而言,每一个字都是大事,稍不留心,都会酿成一桩事故。即便一层层把关,一遍遍校对,仍难免有些错漏。特别是临时换稿,那就是手忙脚乱的阵仗,到晚上回家躺在床上,满脑子还是哪篇稿子的标题应该怎么改更好,哪个年号是不是应该换算成公元纪年,哪个标点是不是用错了地方……那些令我辗转反侧的稿子,都已无法找寻,而那些半夜被惊醒的记忆,却挥之不去。
    我不知道,我算不算一个优秀的编辑,但至少,有十多年的时间,我和副刊部的同事,认真地对待着每一次策划,真诚地接待着每一个读者,真心地彼此愉快相处。所谓美好的时光,不光是曾经的一个好策划、A稿件,还有与三晋都市报一起成长,与同事们一同拼搏鼓劲的时刻。岁月有痕,我亦铭记。
    古语有云,“合久必分”。从专副刊部到副刊部,再到副刊解体,是我们团队的一次次动荡,更是媒体自身的一次次蜕变转型。曾经副刊是个避风港,天地虽小,但避过了一次次风浪,但要来的终会来的,避开不过是暂时的,迎上去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写评论的激情岁月

    时评,曾经是三晋都市报的一大品牌。最辉煌的时候,都市报每周还有一块杂文版面。那时,它们不过是副刊部众多版面中的两个,因为坚持了十几年之久,吸引了全国评论界众多的时评高手,先后设立了几个评论家专栏和头版的三晋酷评等栏目。
    离开副刊部之后,我负责评论部工作。一个记者、一个编辑的小部门,连办公室也是几个部门共用。人少有人少的好处,就是安静,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和写作。
    报纸评论以时事评论为主,体育、财经和文学评论为辅,所以后来有人一听我说做评论,总会先惊讶是个女性在主笔,也常会与文学评论相混淆。我最初也是这样,写着写着就成了杂文,写着写着就开始回归文本。人的惯性和文字的惯性,可以说,在后来的三年多时间里,我都是在和自己的惯性做斗争。评论是严肃的,板着脸的,我不敢嬉皮笑脸,稿件观点把关严谨小心,不敢有丝毫马虎,所幸我在任期间并没有出现大的纰漏。但有些俏皮的语言,有些激荡的情绪,总是偷偷地溜出来,一不留神,我就洋洋洒洒地说理讲情,表达人文情怀,悲悯之心。
    因为人手少,版面多,虽然部门主任以上都投入到评论写作当中,但为了增加原创性,我以一周三四篇的敬业态度,夜以继日地开始创作。赚稿费的速度令某些同事眼红,我还浑然不知,看到一则新闻,就开始构思怎样评判,如何抨击。评论应当像匕首和投枪,我不敢与鲁迅的杂文相比较,但写评论让我学着理性思考,开始用另一种态度去对待文字和社会。
    文字如人一样,不该是一个腔调,有时柔美悠远,有时犀利尖刻,有时流水一般,静美无痕……社会也许并不完美,但努力总归是好的,而媒体人就是促进社会完善和进步的生力军。

当记者的酸甜苦辣

    在外界眼中,所有的新闻人都被称为记者。但就报纸内部的分工,记者有点像蜂巢里的工蜂,是每日辛劳外出采蜜的人,编辑,才是生产加工这些原材料的人,而将其送到客户和读者手中的,还有很多环节和人员。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流程完备,才是杜绝漏洞和提升质量的重要一环。记者,是这个流水线上最前沿的一分子,是人数最多和出镜率最高的人群。有幸,我在最近的两三年,开始实打实过了一把记者瘾。
    当记者居然还有“瘾”,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就像喝酒会令人醉一样,作为一个采访者,也会面对一个个有趣的采访对象,也会陶醉,会深受启发,继而感同身受。记者这个职业,给予我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通过采访别人,了解和得到另一种人生体验。
    所谓职业病,并无褒贬之分。对记者,褒义而言,就是练就了一种能力和本领,能够一针见血地看明白和抓住事情的核心,下意识地去刨根问底,厘清关系。说贬义,就是有点八卦,有时就像个偷窥者去探寻人家不愿示人的部分,去打听事情的前因后果,还原真相。如何做到把握尺度,有礼有节,有张有弛,就要靠记者的职业精神。是职业就存在着原则和规则,记者的职业精神,说到底就是人的自我修为和做人的底线。
    面对采访对象的轻视和不配合,要么克制尊重就此打住,要么拿出诚意和专业精神,采写的稿件和报道让他无话可说,心服口服。千人千面,各自精彩。记者职业给了我接近他们的机会,我珍惜并尊重这样的规则,常常,我可以是穷追不舍的新闻达人,也可以是冷眼旁观的局外人,也可以是看着对方眼睛给对方力量和温暖的朋友。
    能不能成为朋友,靠缘分,也靠实力。现实是,媒体记者早已不是什么无冕之王,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记录者,都可以是新闻的制造者。混迹在林林总总的媒体之中,如何显出自己的独特和优势,一是应当有专业素养,不为利益所动,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媒体困境中,有中途离开转做他行的,有埋头做自己的事,事不关己的,有出工不出力的,有唱着挽歌释放负能量的。坚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二是应当紧跟时代潮流,不能抱定一套走到黑,在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不追赶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创新,从来就不晚,从来也不会过时。
    记者曾经是时代的弄潮儿,如今,转型也好,突破也罢,都不该难住我们。开拓眼界,转变思路,继续前行,融入才有发展,才有希望和未来。


记者手记

    最近,因为央视一档综艺节目《经典永流传》,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小诗刷爆朋友圈。“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好诗如好茶,入口醇香,细品,则回味无穷。
    在传统媒体整体下滑的情形下,地处内陆的三晋都市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所幸,我们没有放弃,依然行走在坚持内容为王前提下的转型发展之路上。即便如苔花般弱小,也当有学牡丹绽放的勇气和志向,骨气不能丢。回想在都市报的十几年,美好时光、激情岁月、酸甜苦辣,都饱含着青春的芳华和奋斗的印记。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赶上一个好的时代,有无数机会可以选择,更有很多机遇在等待着我们,是否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否能继续引领和追赶这个时代,所有的媒体人都铆足了劲,尽管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信心满满,志在必得。至少我们从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未来,我将再接再厉,见证和记录好这个伟大的时代,披肝沥胆,与都市报风雨同行,不离不弃!

本报记者 周俊芳 文/图

(责任编辑:北京IT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