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新闻网移动版

主页 > IT产经 >

95岁楹联作家的诗与远方赵云峰:

    

编者按


    行年望九益康强,笑对人生韵味长;
    万事随缘春自驻,何须海上觅仙方。

    ——赵云峰


    95岁高龄的赵云峰在名片背后用一副联语回应了很多人要向他讨要的长寿秘诀。他说:“我的长寿没有秘诀,我一辈子与世无争,对于一切事情,随缘,不强求,就自然而然地延长寿命了。”93岁的金庸引发的“武侠热”势不可挡:100岁的饶宗颐被誉为全才,111岁的周有光更是活出了别人的几辈子,有着“中国联坛十老”之称95岁的赵云峰凭借着手里这支秃笔攀登诗山,泛舟联海。

犹忆当年独登楼

    赵云峰原名文龙,以字行。号惜阴、恒斋、隐芝、逸蓬、醉云、子由、零级生、蓬仙、联海泛舟馆主等。1924年7月3日(农历甲子六月初二)生,原籍山西盂县。当代著名楹联家,现任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对联》杂志终审、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名誉理事、山西省文史馆馆员、山西诗词学会顾问等,被全国楹联学会誉为“中国联坛十老”。
    4月14日,在太原市尖草坪区北宫丰硕院小区一幢简陋的单元楼内,书报杂志错落有致地堆积成山,一处狭窄的走廊里一张堆满了各种书籍报刊文件的方桌,就是赵老每天工作学习的地方。说起来常人都不敢相信,95岁的赵老红光满面,精神矍铄,除去头上的那些泛白的头发,除去一点耳背才方能够与这个“老”字联系起来,他思维敏捷,逻辑清晰,说话有条不紊,记忆力更是惊人。
    “最喜三冬雪,尤欣万岭梅。”95岁的他张口就能背诵出14岁时候写的诗。当年,在老师“命题限韵”的习作中,他以五律《雪梅》一首夺魁。“最喜三冬雪,尤欣万岭梅。已含六出兆,并占百花魁。自有无瑕玉,谁妆绝艳台!江南春信早,应傍绮窗开。”赵老说:“那会冬天刚下了雪,老师命题作诗,要求高,‘韵’必押‘梅’,且上句‘咏雪’,下句‘咏梅’而且是五言律诗。虽年少正在学馆求学,但诗作贴题合韵,有景有情,受到恩师赵甸侯表扬。”

半支秃笔能扛鼎

    才华横溢的赵云峰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赵敦彝系前清秀才,伯父、父亲均雅好文事,兼擅理财。受家教影响,他三岁开始识字,过目不忘。曾受业于当代名师赵甸侯夫子门下。少年时期,就以“未得三餐饱,何曾一枕安”联语描述当时大众之苦状,又以“金瓯何日补?惆怅独登楼”忧国忧民的诗句名噪一时,被誉为爱国少年才子。
    如今,赵老虽年事已高,但在联界社会职务很多,尤对楹联事业关心备至。在每年多次的楹联大赛评比中,大家总会请他这位权威出山,担任评委主任或首席评委。也总在终评前请他预先全面审读,提出意见。在此基础上,大家再发表意见,最后投票表决。每年评联的任务逐年增加,但他认真负责的精神依然不减。总是在全面审读之后,将选出的佳联复印出来,然后用剪刀逐一剪下来,一条一条地摆开,就好像打扑克一样分类排队,一次又一次地比较排列,初步定出个样子来。而后用大纸画出表格,分别用糨糊粘贴上去。这样反复几次,最后才正式列表,送交打字复印部组版打印排列。经过十几道手续,最后才定格为等级奖的排列顺序。自己花钱打印十几份,并把一等奖用红笔勾划了符号,发给每位评委,作为评奖参考。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赵云峰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是对职业的尊敬,对生活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一片丹心不染尘

    每天6时起床背诵古诗文,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是他最喜欢的,吃完早餐,稍微休息一会,他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工作。坐在书桌前看书的样子就像一位小学生规规矩矩一板一眼。他按时作息,学习生活及其规律。他说:“我早上5点多一点就自然醒,吃完饭就开始学习、工作。余生不多,不敢有丝毫的耽搁,要抓紧。学然后知不足,学无止境,当真如此啊。”几十年来每做完一件事情,他都会在自制的表格上划正字记录每天的工作。工作之余他一直坚持着在自制的九九消寒图上作标记,记录每天的天气,晴天、阴天、半晴半阴、晴天有风、下雪、多云等等各种天气状况,在一张小小的方片纸上全都可以标记出来。赵云峰说:“上点天阴下点晴,左风右雨雪占中,我就是按着这个口诀记录,方法很简单,重要的是每天要坚持,而这样的习惯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闲暇时候的他也十分追赶潮流,平日里拿着手机刷朋友圈,为朋友们点赞评论,十足的一位老顽童。1984年起,在他的奔走呼号下山西的诗词组织成立,从此,广大吟友才算真正有了一个组织。他又协助《山西日报》郭华荣先生创办了《对联》杂志,参与了发起成立中国楹联学会的工作。中国楹联学会走过了“半支秃笔能扛鼎,一片丹心不染尘”,如赵老的诗词一样,他也做到了真正的一片丹心不染尘。2011年10月15日,他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责任编辑:北京IT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