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翟红,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擅长面诊、手诊、舌诊、耳诊、切脉诊疗方法,六代中医世家传人。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多次出访日本、美国等国家进行学术研讨。多次受邀参加浙江卫视、黑龙江卫视养生节目,以精湛的医术及亲民的医风,广受好评。
手诊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诊断学科。在东西方医学中都可以找到其研究痕迹和成果。当代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曾说,“欲穷临床,首重于诊。诊法之中,望闻问切,至为重要”。具体来说,手诊就是指通过人体双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疾病防治等作出推理的一种诊疗手段。 太原恒福堂中医馆翟红医师介绍说,作为一名中医医者,对人的第一印象,不是有关于外貌等直观感受,而是会从他的脸上、手上,找到五脏所对应的位置,初步判定其身体健康状况。“具体说到手诊,简单概括就是中医大夫运用视觉、触觉等方法,对手上的征象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人体健康或疾病状况,进而作出诊疗判断,为病患辨证施治的过程。”
中医手诊,以中医理论为基
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手上的纹路,发现了疾病与纹路的规律性变化。翟红感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延续、传承,与中国从未间断的中医药文明息息相关。“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实践、充实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疾病经验。手纹诊病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支。手诊是中国的医学传统、诊断的特色技能。《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见其色,知其病,命曰名;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的外在变化,可以了解人的健康状况。”翟红介绍说,中医理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根据手诊、舌诊、耳诊等综合分析,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中医学术理论基础与方法,是手诊医学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也就是说,要学习研究手诊医学,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方能知道手诊的来龙去脉。” 手掌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大部分病在手上都会有表现,真可谓五脏六腑均历历在“手”。解读看似神奇的手诊方法,翟红告诉记者,“其实,我们的五脏六腑等各个器官,在手上都会有固定的区域体现。”比如说,一个人指尖的颜色呈暗红色,与第二、三指节的颜色差异越大,就代表着他的血糖值越高;如果一个人手掌的小肉丘越鼓,就代表着他的血脂会越高;如果中年人的手背面上出现褐色的斑块,则说明此人的胆囊方面可能出现问题;如果一个人的生命线靠掌心处均有众多胚芽纹,则说明此人体质比较差,容易感冒;如果一个人的太阳线被干扰线干扰成“井”字纹,则提示此人的血压偏低;如果手掌小鱼际的部位颜色越深,则代表他的血液黏稠度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认为手是人的健康记录本。”翟红如是说道。
手诊识病,辨症施治因人异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记载:“有诸于内,必行于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病矣”。翟红介绍说,《灵枢·经脉篇》记载:“胃中寒,手鱼之络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所以,我们可以从手掌的颜色等外观变化上,进行疾病的诊断,以达到对症施治。 有几种常见病的掌纹掌色,大家可以学习了解。 1.患有心脏病的人,很多人在大鱼际处(大拇指下,肌肉隆起处)有一条或几条很深的竖纹;若伴有心肌供血不足,则整个大鱼际色态发青,甚则紫暗。 2.高血压患者,中指近掌指节处易出现红色暗斑,严重者会出现红色串珠样暗斑;血压低的患者,中指近掌指节处易出现青色或白色暗斑。 3.长期睡眠差的人在掌根正中与腕横纹交界处出现形纹。 4.消化功能偏弱的人在掌中易出现链状纹,患有慢性胃炎(浅表型、萎缩型)的病人,常常在掌心正中(劳宫穴附近)有岛状纹。 5.若患有肺炎或肺结核的病人,在无名指或小指下(掌指关节处)经常出现“#”形纹,同时出现红色斑点。 6.血糖偏高的患者经常出现大、小鱼际通红。 7.女性在经期前后,小鱼际(小指下近掌根部)经常出现潮红,经期结束后,红色会隐退,若在非经期出现明显色态改变,往往是内分泌紊乱的标志。 翟红提示说,虽然大部分疾病在手上都有一定的表现,但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中医治疗最为关键的是要因病而异、因人而异,每个人即使是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的病症表现,也会出现差异。我们要时刻关注健康,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察言观色’,即日常能够通过观察自己的面色、纹路来对自己的健康作出第一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疾病的防治措施,人们经常会出现“拿来主义”。翟红分析,“所有的疾病治疗,最忌讳的就是用别人的方法、治自己的病。比如说,有些人觉着别人的降压药效果不错,自己就也买了服用;还有的人看到别人熬姜汤喝,自己也效仿服用……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事与愿违,甚至背道而驰。如果我们的身体发生任何的不适症状,首要的问题是先寻医,再问药。” 而对于时下普遍存在的亚健康问题,翟红中肯地建议,当我们的身体亮起红灯的时候,也就是在提醒自己应该引起重视了。“很多的疾病都存在一定的潜伏期,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其实所有的疾病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会出现,它一定是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状态、饮食习惯以及心理因素紧密相连。如果想要做到对疾病未雨绸缪,除了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中医药养生知识外,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态,是最行之有效的健康法则。”
本报记者 刘玲/文 实习生 姚晋丽/图 (责任编辑:北京IT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