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银永正在制作泥塑作品。
泥塑作品:爬墙头的小家伙儿。
吹拉弹唱泥塑,老伙计们无比开心。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土造人。务剧力不瑕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这是在《风俗通》中记载的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故事。泥巴捏出的人类,子又有孙,孙又有子,子子孙孙在黄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不息,黄土的意义从人类出现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也许恰是这不同寻常的人类起源说,让人对黄土、泥巴有了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而有些人对黄泥巴的热爱更甚,比如太原人贾银永,对泥巴的喜欢深入到了骨子里。 A 泥巴在他手里“生龙活虎” 如果贾银永和他的作品一起出现在你面前,你一定是先看到他的作品并且惊喜地指指点点,开心地与人交流,一番热烈表达结束后,才会突然想起“这些泥塑是谁捏的?”这时贾银永才会被人注意,他不善表达,只是安静地站在一边。你问他一长串问题,他可能回答你的也就几个字或者几个短句。多数人一天不说一句话会被憋得不知所措,而贾银永一个星期不说话,听着音乐捏泥人对于他来说是享受。不愿表达的他,却会捏出一群擅于表达的泥娃娃。 2015年年末,记者在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初识贾银永,他带着自己的黄泥娃娃“拔河”和“老鹰捉小鸡”参展。摆在桌上的泥娃娃不大,一拃多高,却颇显眼,惹人关注,观者还无不喜滋滋地绕着泥娃娃转悠。“拔河”组的娃娃们个个咬紧牙关,手中的绳子绷得笔直,小脸胖瘦不一,表情各有差异,但给人的视觉效果却都是铆足了力气,绳子最末端的娃娃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绳子另一头最外面的娃娃翻转身体把绳子扛在肩上弓着腰使劲向前拉。还有一个小家伙把自己的小辫咬在嘴里,蹙着眉,身子向后倾着,吃奶的力气都使上了。泥娃娃们投入的神情,让人忍不住想喊加油。 贾银永的泥塑作品就有这样一种特别的魔力,能把旁观者带入到那些泥人们所表现的场景或是生活片段中。正是因为贾银永捏的泥人有一种生动的代入感,在2010年便有人看好他的泥塑作品,跟他定制了一套《晋商归来》为主题的泥塑作品。贾银永花了不少时间了解晋商的故事,观看有关晋商题材的影视作品,最后用了一百五六十个泥娃娃把《晋商归来》的主题展示了出来,这其中有骆驼、马匹、货物、镖师、商人、骡车、马车、沿街商铺……黄泥巴在贾银永和他的伙伴们手里,演绎出了一副晋商自塞外归来的热闹景象。 B 对泥巴的热爱让他放弃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用在贾银永身上特别合适。出生于清徐县农村的贾银永,祖辈生活的黄土地在他的眼里是另一番模样。贾银永自小就不是活泼好动的男孩子,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用泥巴捏各种各样的东西,锅盘碗碟、猫狗猪羊、桌椅板凳,总之看见有趣的就捏出来摆在自家窗台上,摆满了窗户台也没让家长发现他的艺术天分。那时还不流行兴趣班,没有各种培训课,村里孩子的教育也止于好好读书,没人讲究素质培养。 好在兴趣成了最好的引路者,贾银永1999年考入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开始学习绘画,毕业后又考入北大研修学院,学习广告设计,之后在太原做了一年多广告设计类工作。原本以为,黄泥巴与他的生活再无太多交集了,可是兴趣依然悄悄地左右着贾银永的人生。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贾银永遇到了一位从事庙宇佛像泥塑的民间艺人,对泥塑的兴趣和热爱瞬间照亮了他的内心。面对自己的兴趣和谋生的工作,这时已26岁而且已结婚的贾银永丝毫没有犹豫,果断放弃工作,跟着这位泥塑师父学艺。这是一位遵循着传统师徒制度的匠人,要学艺先当学徒,学徒必须干够3年,3年里按照师父要求“和泥”。当时,工地上一个小工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1500元。作为学徒工,贾银永能拿到的酬劳是一个月300元。虽然如此,他还是放弃了工作,开始和泥。做学徒,师父是不会传手艺的,只是让你做好和泥的工作。和好泥,贾银永便照着师父捏的泥像自己捏一个小泥像。和了一年泥,作为一个已经要养家糊口的男人,300元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更别谈养家。生活还是第一位的,贾银永靠着一年多学来的神像泥塑技艺,加上自己本来有的美术底子,到南方打工,开始捏泥像。 一次在太原做泥塑时,认识了工艺美术大师范永亮,从事山西寺庙泥塑修复工作的范永亮对贾银永一见如故,从此亦师亦友,成了贾银永泥塑艺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晋商归来》题材的泥塑作品,便是范永亮帮忙引荐的。这是贾银永第一次用大量的泥塑来表现一个主题,这让他在泥塑艺术上找到了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 C 挚爱传统泥塑的年轻匠人 生动的作品就是招牌。 2012年,有人找到了贾银永让他做一套展示老太原庙会主题的泥塑作品,整个作品有300多个人物,庙会中的小贩、游客、摊点、小玩意儿、杂耍艺人……无论物件,还是人物造型、神态,无不活灵活现,完全就是一场盛大庙会的微缩景观再现。 庙会主题的泥塑作品为贾银永带来了新的机会,临汾安泽县博物馆希望他能制作一组以“童年回忆”为主题的泥塑作品。童年的点点滴滴如同潮水般涌入贾银永的脑海,小时候的生活成为不竭的创作源泉。曾经送去参加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作品“拔河”和“老鹰捉小鸡”便都是“童年回忆”主题泥塑的构成部分。在创作“老鹰捉小鸡”这组造型时,最初捏好的泥娃娃排成一溜,贾银永总感觉缺点啥,琢磨了好久,他决定将最后一个泥娃娃设计成一个滑倒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的小姑娘,瞬间整组作品便“活了”,不再呆板。为了把泥娃娃的表情表达准确,他会不断对着镜子观察自己在不同状态下的表情。 泥塑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其历史之久,范围之广,是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这让泥塑成为最具生命力的民间艺术。撇开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故事,从新石器时代便有了泥塑,甚至会加以彩绘,到汉代,道观、佛寺、庙堂兴起,泥塑艺术大力发展。唐代更是发展到了顶峰,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再是宗教题材,开始有了小型泥塑玩具,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著名的天津“泥人张”算是民间泥塑的最重要的代表。 贾银永的泥塑作品特别之处在于其尊重传统而又高于传统的艺术表达,在对泥塑造型塑造上,他借鉴了“泥人张”的细腻手法,但并未将这种细腻体现在每一处。比如,在对人物面部表情塑造时,往往会进行适度的夸张,这种夸张程度的拿捏恰恰是贾银永最擅长的,每一个经他手泥塑面部表情都能让人看一眼就被吸引住。对人物细腻、准确、传神的表情塑造得益于当年在学校绘画专业的学习,而适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则与贾银永平常画漫画有关。 不爱热闹、不爱寒暄、不善表达的贾银永,却是个擅于观察的人。别人进菜市场关注的可能是菜的价格和新鲜程度,他则观察别人的表情、动作。“小时候,村里总会有人吵架,我就看他们吵架时眼睛瞪着的样子、吵到激烈时的肢体动作如何表达。回到家我就想把看到的捏出来,不吃不喝也要捏出来。” 正是如此的热爱和细致的观察,让贾银永在泥塑作品中能够把那种或夸张、或写实的表达直击人心,唤起人们的记忆,让那些黄泥巴变成一个一个会讲故事的“泥娃娃”。虽然为博物馆制作的“童年的记忆”已经告一段落,但是贾银永说,那些儿时的各种乐趣还时时让他有创作的冲动,童年题材的创作是永远都不会枯竭的。如今,有文创公司将他的泥娃娃作品开发成了各种具备实用功能的产品。 贾银永的泥娃娃不仅讲童年的故事,还能讲《酒文化》的故事,《醋文化》的故事、《万里茶路》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有关人的故事可以讲,在用泥塑创作表达生活的路子上,贾银永还在不断探索前行。 (责任编辑:北京IT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