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新闻网移动版

主页 > IT产经 >

地震局研究员:小震不能与大震关联

        11月27日晚8点左右,河北省衡水深州市发生2.4级地震,震源深度7.1公里,深州市区部分居民感觉到了此次地震。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而一般来说,震级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由此可见,2.4级地震实在是一次非常小的地震。

        衡水市地震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经专家确定,该地震已被确定为孤立性地震,不会引发余震。

        “这么小的地震,全球每天要发生几十万次。”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告诉记者。

        尽管如此,这次小规模的地震引起了当地甚至全国范围的恐慌。而恐慌的源头在于有人提起深州地震是地质学家李四光早有预言的,“河北深县下博、刘元村南的地下板块,有一条东西的地裂带,将会有一次大地震”。

        李四光先生曾预言了我国的四大地震带,分别在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其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那么深州市是否在这四大地震带上呢?

        徐锡伟说,目前只能确定当地有一条北西向的地裂带。

        上述地震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早些年确实曾有专家指出河北深县有一条地裂带,但是并未指出“将会有大地震发生”。

        对此,徐锡伟指出,一个地区要发生一次7级以上的地震,前期可能要发生成千上万次2级、3级,甚至是4级、5级的地震,而倘若想从一次地震来判断是否会有大地震发生则非常难。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也表示,同一个地方,地震差1级,地震发生的个数要差10倍以上,小地震多得很。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将小规模的地震与李四光预言的四大地震带联系起来。

        2012年11月11日到12日,安徽省金寨县发生四次地震,震级从1.4到1.8级不等。

        而另外一个位于华北地震区上的城市合肥,也因为频发的小地震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即使地震发生的地区位于预言的地震带上,也不能和是否发生大地震联系起来。”许绍燮说,已有的研究还没找到任何科学鉴定的方法来确定哪个是大地震发生的前震。

        当下,人们再次把期望聚焦在地震预测上面,希望地震预测能够给予足够的信息来平定恐慌。

        不过,作为一种稀少的“非频发”事件,大地震的复发时间长,而这也决定了对大地震经验规律的总结概括以及理论的建立验证,会由于缺乏足够的案例支持而受到限制。

        目前,很多机构着手于地震预测的研究,不过在许绍燮看来,这些大多还集中在理论层面,成效不显著。

        电磁探测是研究人员希望在地震预测上取得突破的一个方向。2010年的海地地震中,科学家利用一颗专门探测地震所产生无线电信号的地震区电磁放射侦测卫星发现,在大地震前一个月内,超低频无线电波能量增至360%,而一个月后发射出的电波逐步回落。

        我国很早就开始关注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并从2003年就开始研发地震电磁探测试验卫星,曾有消息称,这颗卫星有望今年发射。

        不过,目前,记者尚未查阅到相关的发射信息。有专家透露,该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

        在此情况下,专家表示,必须加快地震预测研究的步伐,利用地震电磁、重力、热红外等多源多类型遥感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探寻天地一体化观测数据处理技术和地震信息识别与提取方法。

        许绍燮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各自研究的深度和能力,进而进行两者的结合。(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北京IT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