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新闻网移动版

主页 > 热点新闻 >

有了斑块,必须常吃药化掉

医学界有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人与动脉同寿”,也就是说,人体内动脉血管的质量与人的寿命是同步的。可见血管健康与人的寿命关系非常密切。

许多人体检时发现,颈动脉内、心血管内有了斑块,这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保护好我们的血管,也就是在保卫着我们的生命。

内皮受损,斑块形成的始动因素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管内皮是光滑平整连贯的,但是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的影响下极易造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会发生凋亡、脱落,变得坑坑洼洼。

内皮受损以后,内皮下层组织暴露出来,血液中增高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就会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到血管壁,沉积于血管内皮下,使血管内皮增厚、变硬。与此同时,在人体中发挥止血功能的血小板也会迅速黏附、聚集于受损处,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这些硬化斑块不断长大会使血管狭窄。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了,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供应大脑的颈动脉和脑血管狭窄了,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状。

斑块破裂,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主因

存在于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分为两种,一种是钙化斑块,它比较稳定;另一种是软斑块,又称为易损斑块,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容易受损、容易破裂的一类斑块。

软斑块表面的包膜很薄,内含脂质又多,就像“薄皮大馅的饺子”。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暴饮暴食、寒冷等情况的刺激下,血压升高、血流加快或者血管痉挛,软斑块包膜很容易破裂。软斑块破裂后,斑块内的脂质等物质涌出就形成了血栓。血栓堵住心血管,就会引发心肌梗死;堵住脑血管,就会引发脑梗死。

所以,软斑块可以说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只要有引爆的条件,它随时可以爆炸破裂,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危及患者生命。

化掉斑块,远离心脑血管病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缩小斑块,除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必须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降脂药,降脂可以抑制斑块生长。但这两类药物均有肝肾损害及横纹肌溶解引起的肌肉酸痛无力等副作用,合用风险更大。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凝集药物,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8%~45%的患者会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在规律服用治疗剂量阿司匹林的情况下,仍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通心络胶囊在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首先,通心络胶囊可以疏通心脑血管,并且可以修复已经受损的血管内皮,让斑块没有形成的环境;对于已经形成的斑块,通心络胶囊可以通过增加斑块包膜厚度、减少斑块内脂质等稳定斑块;通心络胶囊还能抑制血管痉挛,防止斑块破裂,减少心梗、脑梗等急性事件发生。

在调节血脂方面,通心络胶囊能降低对健康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且与他汀类联用可增强调脂效果。

通心络胶囊还可以增强机体的纤溶活性,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抑制血栓形成。与阿司匹林联用,可以提高抗血小板疗效,降低阿司匹林抵抗。

我国医学界专家们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通心络胶囊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金三角”方案。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化解斑块的方案。该方案不仅可以实现未发生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还能对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尤其是发生过心梗、脑梗的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即使是放过支架、溶过栓的患者也要坚持长期应用这一方案。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我们人人都要关注的健康问题。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所以我们要提高警惕,积极干预,让血管保持“年轻态”。

(责任编辑:北京IT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