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新闻网移动版

主页 > IT产经 >

中国掀起毕加索热 改写全球艺术市场格局

        南华早报网1月11日电/    如果说艺术市场可以反映品味,中国收藏家挥洒数以亿元收购毕加索画作的情况,则可以视之为明证,体现中国对这位二十世纪西班牙艺术大师的热爱。

        2013年,佳士得在纽约举行拍卖会,经营地产及娱乐事业的大连万达集团以2820万美元买下毕加索1950年的画作《两个小孩》。该作品原先估计的拍卖价为900万至1200万美元之间。拍卖会之后,万达集团艺术品收藏负责人郭庆祥向媒体表示,该画作是毕加索盛年时的佳作,因此2820万美元的价格合理,他本人对此也非常满意。

        中国的艺术爱好者愈来愈有鉴赏力,对于1973年以91岁高龄逝世的毕加索,他们对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也越来越感兴趣。这宗收购只是又一例证。但毕加索究竟有何魅力,令中国人如此着迷?

        首幅公开在中国土地上出现的毕加索作品,是195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邮票,邮票上的鸽子图案即为毕加索手笔。两年后,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主席团身后便摆放了两幅毕加索的鸽子图。当时,毕加索笔下的鸽子是非常常用的冷战图象,其中一个原因与私交有关:法国共产主义作家路易.亚拉冈以毕加索其中一幅鸽子图阐释巴黎1949年召开的世界和平倡导会议;另一原因关乎国际政治,因为毕加索以共产主义者自居,其作品深受共产国家领导人欢迎。后来,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巡游上,毕加索的鸽子也成为经常出现的图案。

        不过,直到1996年毕加索才正式“进入”中国。当时为邓小平实施开放政策之后,德国一对身兼收藏家和艺术赞助人的夫妇彼德和爱琳.路德维希向北京的中国美术馆捐出89幅总值2700万美元的画作,当中包括毕加索的三幅油画和一幅墨水画,都是他晚年(1960-70年代)的作品,特色是大幅、色彩鲜明,以奇特的火枪手和裸女为主体。

        2003年,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以艺术为外交形式,在北京举办一个展览展出的25幅毕加索画作,乃毕加索后人20年前为支付遗产税而交给法国政府的作品。自此之后,中国举办了多次展览,展出毕加索的作品,包括2011年一次为期三个月的展览,期间展出48件作品,有油画、版画及雕塑,全部均来自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展出地点为上海举行世博时的中国馆所在地。

        过去12个月,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吸引了国内各地人士:在北京,有1930年代的沃拉尔系列版画;在山东淄博,有毕加索的陶瓷作品;南京和武汉则展出他的油画。就连互联网也加入这股热潮:去年5月,淘宝有店家出售毕加索一幅1963年的版画。以往从未有任何西方艺术家在内地受到此等关注。

        毕加索的身世似乎与现代中国史甚为匹配。尽管他强烈支持共产主义,但也从未抗拒市场。借着出售出道初期的作品,他与他的经销商都因而致富。19世纪,艺术家予人的刻板印象是饥肠辘辘,天天过着入不敷支的生活;但这样的事从未在毕加索身上发生。因此,毕加索在世时为人所知的生活事迹,或社会学家所谓的“神话化(mythologisation)过程”当中,内容总是围绕他的创意和财富──要形容一个人富有,就将他与美国资本家洛克菲勒相比;要形容一幅画极具价值,就说它可媲美毕加索的作品。

        中国流行文化早已将毕加索和财富相提并论。例如去年内地热播的电视剧《步步惊心》,剧中一名巨富的家中,虽然装潢是华丽的中国风,但一幅可能属1940年代出品的毕加索油画,却像战利品一样挂在壁炉台上。那么毕加索在艺术界的地位,是否已相当于路易威登在奢侈品界的地位:目标是大众市场,但同时又是财富与名气的象征?大家对毕加索的热爱,未必只是源自追捧名牌的心态。

        新的艺术形式有可能令人诸多疑虑。毕加索的大名几乎已是一个品牌,初接触外国艺术的中国人会认为他的作品就是20世纪西方创造力的典范。毕竟,正如佳士得在一本以中国收藏家为对象的目录中所写,毕加索是欧洲现代艺术之父,至今其全球影响力仍然深远。

        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中国新近兴起的毕加索热潮是个大好消息。毕加索一生创作灵感不断,作品数以万计──估计75年间作品达5万件,艺术形式也十分多样化,适合不同类型的藏家,例如巨富趋之若鹜的油画,以及没有签名、仅售数百元的版画。中国的需求肯定会推动这些作品升值。

        有意在内地扩张业务的国际拍卖公司也难以置身于这股热潮之外。过去两年,佳士得在上海举办的每场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卖品当中都必然会有一幅毕加索油画。为了向富裕内地客户推介毕加索,拍卖公司会安排私人活动和展览,以牵强的方式进行文化联系,将毕加索作品与目标市场的客户所熟悉的事物作类比(例如中国文化中所谓的“五行”)。佳士得2013年在上海举行的首场中国拍卖会上,一名与会的中国客户说,他并非对所有西方艺术品都感兴趣,只喜爱那些对中国艺术有重大影响的作品。

        硬与中国文化扯上关系,自然是牵强附会,但成效似乎不错。最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9月。当时距佳士得纽约拍卖会尚有两个月,该公司在上海展出杨.克鲁吉耶尔的私藏系列,大连万达集团后来拍得的那幅油画,便是出自这个系列。

        奇怪的是,中国富裕买家偏爱的毕加索作品,往往是画家晚年之作(1960年代之后)。西方收藏家和艺术专家一向认为,毕加索这个时期的作品不及其他时期,例如20世纪初立体主义时期。立体主义是当时前卫艺术运动的一个流派,由毕加索本人为先锋。而他后期的作品大幅而鲜艳,无论悬挂在哪里,都十分显眼。

        鉴于中国需求殷切,不少精明的西方收藏家和艺术经销商出售藏品以套利,以致近年来一些毕加索晚年创作的油画录得惊人回报。例如2010年,佳士得伦敦拍卖会以1800万美元售出一幅完成于1969年、笔法草率且情色意味浓厚的油画《吻》(Lebaiser)。该画原由一名美国商人于2003年以420万美元购得。

        品味纯属个人喜好,别人无权批判。不过,中国买家推高了艺术品价格,影响到全球市场放售的作品类型,由此衍生出风险。

        若以投资价值为考虑,中国收藏家要追求资产多元化,除了以天价收购只有中国买家感兴趣的毕加索作品之外,还有其他更好方法。为什么不考虑收购毕加索1900年代初“蓝色时期”的油画呢?长远而言这可能是更好的投资。

        毕加索的魅力在于其作品风格多样。除此以外,还有马蒂斯(Matisse)、康丁斯基(Kandinsky)和许多现代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可以考虑。

(责任编辑:北京IT资讯)